|
5/23/2013
quyongmail Administrator Posts: 13134
|
中药含汞,治人还是杀人? 2013年05月23号 第1138期 近日,百年老店同仁堂产品麻烦不断: 先是香港卫生署发布公告称,一批同仁堂“健体五补丸”被检测出水银(汞)含量超标, 近期又被曝出,同仁堂旗下另外两款产品牛黄千金散及小儿至宝丸的朱砂成分含量分别是17.3%及0.72%,前者超境内标准,后者也远超香港标准。 科技昌明的今天,我们该如何看待中药… 先了解一下这三种汞超标的药 中药重金属超标问题其实很严重
健体五补丸并不含朱砂成分,为何也会汞超标 5月7日,香港卫生署发布公告,称同仁堂生产的健体五补丸(注册编号HKP-08760)水银含量为上限标准的约5 倍。从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网站查询可知,该产品主要成分为黄芪、冬虫草、鹿茸、银耳、人参五种。问题出来了,健体五补丸并不含朱砂成分,香港方面所称的 汞超标从何而来?
答案在于中药本身具有富集重金属离子的特性,浙江曾对杭白菊、白芍、贝母等当地著名的八种药材做过重金属含量检测, 铬、铅、镉等物质均有发现,且含量不低。黄芪、虫草、人参等都是土壤中生长的中药材,也难免带有重金属元素。例如,青海省技术质量监督局对虫草中汞的限量 是300微克/千克;《野山参鉴定及分等质量》(GB/T 18765-2008)里面规定,野山参汞限量为100微克/千克等。
健体五补丸中部分药材自身的汞含量就不低,加上其他辅药,另外考虑到炮制工艺等可能接触到汞,导致最终产品汞含量超过香港的警戒线……
小儿至宝丸本身使用硫化汞,用量还很大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有大量的儿科用药里面使用朱砂,包括小儿惊风散和小儿至宝丸等。
为什么那么多儿科用药喜欢使用朱砂而且普遍用量匪夷所思的大?一个合理的推测是:汞中毒的表现之一是倦怠嗜睡乃至昏迷,可以使婴儿短时间内安静下来不再哭闹。医生和家长却误以为这是药物的神效。…
牛黄千金散配方中就含有汞,配方剂量是160g 2012年10月15日,国家药典委员会发布通知,在《中国药典》中增加一条规定,“除矿物、动物、海洋类以外的中药材中,铅不得超过10mg/kg;镉不得过1mg/kg;砷不得过5mg/kg;汞不得过1mg/kg;铜不得过20mg/kg。
而牛黄千金散朱砂(硫化汞)成分含量是17.3%,其指导用量在0.52克至0.78克之间,超过境内标准,也远超国际标准。 汞超标为何会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药物有毒性并不可怕
药物有毒性并不可怕,否则天下无药可用 药物有毒性并不可怕,如果我们因为某种药物有毒性就拒绝使用,那天下将无可用之药。衡量一个药物有没有保留价值,有两个主要的考量因素:
一是疗效与风险的权衡。有很多的化疗药物都有严重的毒性,但是为了挽救肿瘤患者的生命,我们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容忍。典 型的例子是三氧化二砷,也就是俗称的砒霜,砒霜是有剧毒的,但因其对某些白血病患者有良好的效果,所以我们可以容忍其毒性并谨慎的使用。而对于治疗感冒的 药物,哪怕只有极小比例的严重不良反应报道,也需要立即停用和召回。
另一个考量因素是有没有更安全有效的替代品。如果我们能够找到更安全有效的、针对同类疾病的药物,那么现有药物就应该淘汰。事实上,我们以往使用的很多西药比如四环素等,就是这样被淘汰的。…
但硫化汞(朱砂)有明确而严重的毒性,疗效并不确切 再看朱砂,他的毒性已经比较明确了,那么它的疗效呢?在此我不得不告诉大家一个让人极其沮丧的数字,目前为止,通过国际公认的疗效和安全性验证的中成药数量,是零。其中当然也包括所有含朱砂的中成药。而目前含朱砂的药物所治疗的绝大部分疾病,现代医学都有安全可靠的手段。
疗效并不确切,有明确而严重的毒性,其所治疗的疾病有安全可靠的现代医学手段。这样一种药物,我们该不该对它说再见?
硫化汞(朱砂)会在人体内蓄积,对肝、肾、心脏等组织造成损伤,更会侵犯神经系统 中医界有人认为,朱砂的主要成分硫化汞不溶于水,难于被人体吸收,因而是安全的。如果这种说法成立,那实在难以理解仅仅在肠道内旅游了一圈而根本不被吸收的朱砂是如何起到安神定惊作用的。
实际上,现代研究已经证明,朱砂在厌氧有硫的条件下,在pH为7、温度为37℃的暗环境中与带甲基的物质相遇能产生甲 基汞,而甲基汞的吸收率可达100%,而人体肠道正具备上述条件。 而且,胃肠道中的消化酶和肠道细菌中可能具有氧化还原酶、甲基转移酶等酶类,更有助于 硫化汞在消化道被转化成甲基汞或半胱氨酸汞、谷胱甘肽汞等小分子络合物而被吸收。
汞作为一种有毒的重金属,进入人体后,会在人体内蓄积,对肝、肾、心脏等组织造成损伤,而且会侵犯神经系统。汞在脑组 织中代谢较慢,易蓄积中毒,损坏中枢神经,这对大脑未发育完全的婴幼儿、胎儿来说,智力和记忆力受其影响较大。汞还能透过胎盘屏障,因婴幼儿、胎儿对汞等 重金属的生理屏障作用和肾脏排泄功能尚未完善,渗透性较成人高,更易形成蓄积中毒。 不仅是汞,中药大多数都面临毒性问题
抛开中医药存废,毒性问题是迈不过的坎
中医的原始性,决定了其药物的高危险性 现代医学使用的药物,是经过严格的分离,纯化,监测,分析的,最大限度的去除了不必要的成分,同时保证了有效成分剂量 和浓度的稳定。而中药获得这些有效成分的方式,非常的原始,主要就是通过水煮,把其中的有效成分煮到水中,再喝下去。那么这些煮出来的药水里面含有多少成分呢?
水煮是一个非常粗糙的难以精确控制有效剂量的加工过程,时间长短细微差别,水温的细微差别,水中成分的细微差别,都可能导致某些成分含量出现很大的变化。有怎么能够保证疗效?保障安全?最简单的,经过分离提纯的青蒿素,和拿青蒿绞汁喝,哪个更有效和更安全,还需要争论吗?…
原始的中医本没有揭示药物毒性的能力和手段 药物的毒性,有些是很容易发现的,比如砒霜中毒。但也有一些慢性毒性是很难发现的,比如中药里面的朱砂,这些药物毒性 发作比较缓慢,而且有时候并不导致死亡或者只导致少量患者的死亡,这样的毒性,是难以通过个案的观察解决的,而只能通
过现代科学的方法,进行大样本的统计 学分析研究,才能发现其毒性。
西药不是没出过问题,最典型的”反应听“事件,但是事件是怎么解决的呢?是西医利用现代医学的统计学手段,最终认定了元凶,阻止了悲剧的蔓延,并且以此为教训进一步加强了药物的审批和监管制度,最大限度的避免了再次发生类似的悲剧。
药物毒性:西医拼命的找,中医死命的瞒 在美国,一种新药从开始研发到获得批准,平均需要8.5年,花费数亿美元。每5000种候选药物,只有5种能够进入临床试验,而只有1种最终能够被获准上市。这背后,是严格的流程。
反观中药,如果大家注意一下,好多中药盒子对不良反应一项,写着暂不明确几个字…
结语 中医的问题,争论已经很多,话题也十分敏感,短时间内也不可能有什么结论。 但是,无论中医是财富还是糟粕,中药的毒性问题是一个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事关患者安危,在汞超标事实面前,真的让人无语… edited by francis on 5/23/2013 edited by francis on 5/24/2013
|
|
0
• 固定链接
|
|
Powered by
Jitbit Forum 7.3.5.0
© 2006-2011 Jitbit Software公司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