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
雅安地震专题
»
回望芦山地震:大灾之后的大爱需要成为恒定温度
雅安地震、天下华人心连心!
|
5/2/2013
白杨 Posts: 4591
|
回望芦山地震: 大灾之后的大爱需要成为恒定温度 《法制文萃报》观察:林寒 唐山地震、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这些名词各自代表着一段令全体中国人不堪回首的历史记忆。2013年4月20日早上8时02分,我们也必将铭记,因为在这一刻,无情的历史再次让我们痛彻心扉: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里氏7级地震。据新华社消息,截至目前,受此次地震影响,四川全省已有超过200万人受灾。 无疑,这场灾难是可怕的,69个县市被波及,但与大爱无疆这个字眼相比,它又是渺小的。在大灾面前,中国社会的各股力量强大地拧到了一起,人们用爱心甚至用生命来援助灾区,演绎出一幕幕人间大爱。历史会证明,在这一刻,大灾大爱折射出的,是中华民族最耀眼的光芒! 大灾需要“匹夫有责” 4月26日,是芦山地震之后的第七天,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俗,这是悼念逝者的头七。当我们回望这场灾难的时候,它造成的损失虽不及汶川地震严重,却也已然让近200人罹难,使无数房屋坍塌,更令成千上万人的命运为之改变。此刻,我们有泪水,但还有微笑,这是因为李克强总理不轻言放弃的承诺让我们为共和国对公民生命的尊重而欣慰,更是因为全国上下在抢险救灾中显现的大爱无疆,鼓舞着我们用微笑去面对更多的挑战。 在雅安市雨城区中里镇龙泉村,村民杨善兵一家4口被埋,为了救他们,20多位乡邻连续忙碌了七八个小时。这是汶川地震后,在该村形成的一条不成文的规矩,谁家遭了灾,大家都要帮。多么温暖人心的新规矩,因为互助才能发挥1+1>2的力量。 又如,据四川卫视消息,在四川雅安地震之后,90后成献血主力军。实际上,地震发生不久,听说急需鲜血,雅安不少市民就自发走向街头献血。这一幕在2008年汶川地震时曾出现过,公民迸发出的献血热情让人动容,如今90后的参与更令人欣慰,这些年轻人用行动显示出了何谓青春,何谓责任。 至于在地震中的一些平凡英雄更是比比皆是。“当时,我只想把妹妹救出来。”地震发生后,8岁男孩周子耘,用双手挖出被瓦砾碎石掩埋的年仅2岁的妹妹。 被誉为“最美舞者”的廖智,在汶川地震中失去双腿,她坚强乐观地生活。芦山地震后,她怀着感恩的心,奔赴抢险救灾一线,戴着假肢发送粮食衣物,用她的坚强抚慰受灾群众的心灵。 张艺川是芦山县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和其他医护人员一样,她穿梭在不同的救助帐篷间,几乎没有人看得出,在这次地震中,她的妈妈永远地离开了她。 江苏南通的“磨刀老人”吴锦泉,将两年来磨刀积攒的两大罐子硬币、共计1966.2元全部捐给灾区,接着又替远在浙江的儿子、孙子和女儿向灾区捐出1500元善款,替儿孙们献上爱心,展现出一位老人的博爱情怀。 芦山有一家小卖部,店主叫张玉霞,地震导致小卖部坍塌,张玉霞将矿泉水免费发给村民;芦山县龙门乡是旅游小镇,牟顺华开了一家小超市,平时方便面十块,现在三块五,还帮人烧水泡面,直到停电停气。牟顺华说,“咋可能涨价嘛,乡里乡亲。”张玉霞、牟顺华都是再平凡不过的公民,他们在地震后的表现,貌似普通实则无私。 还有因新郎回部队待命,新娘在亲朋好友陪伴下举行的“一个人的婚礼”;受伤的妻子正在接受救治,丈夫跪地为其遮阳……这些美丽的爱情故事,带给人们别样的温暖。 在这场抗震救灾中,我们看到援救者英勇向前,志愿者默默坚守……他们用平凡的行动映照大爱,正如歌中所言“平凡的英雄带给我们最多感动”。这就是中国的力量,这是灾难中传递的大爱无疆。 目前,伤亡数字仍不断刷新,也许你会看着屏幕前的抢险人员和志愿者,恨不得以身相代,但笔者想说的是,事实上,对于缺乏专业救援技能的广大公众而言,此时此刻,一次次转发灾情信息,自发地捐款捐物更合时宜,不要赶赴灾区占用应急通道,也是在传递大爱无疆的正能量,同样做到了“匹夫有责”。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此前的爱心洪流中,我们已经看到因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小插曲”影响了爱心救援。比如在通往震区芦山和宝兴的交通要道上,由于自发赶去的私家车救援队伍太多,导致交通严重堵塞,救援部队与大型设备无法按时抵达灾区;还有一些不实的爱心接力信息也在网络上扩散,占用了宝贵的救援时间和资源。 让爱心接力更有序,这是大灾面前各界救助力量亟待增强的理念。同样的道理,对于网民来说,不信谣、不传谣也是帮助救灾。因为抗震救灾,人命关天。而写几行字,点一下鼠标,就可能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甚至会影响救灾的工作。 让灾难讨论化作大爱能量 传递正能量,需要我们每个人的正确参与。 目前,芦山地震的救援工作仍在紧张继续,抢险救灾各部门或是前方的救援者,都重复强调李克强总理所说的“72小时后仍不轻言放弃”。这决定了有关救灾的信息仍将是近期最大的舆论热点。这个热点不是谁规定的,而是舆论在信息传播中自然形成的,这么大的地震,这么重的伤亡,举国关注,必然会无法回避地成为热点。但笔者需要指出的是,另一方面,近期社会上将灾难“话题化”的趋势也有所增长,而这恐将削弱正能量的传播。 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最近,从“最美新娘”的真伪激辩,到对民间救援队的“意见互殴”,以及是否该信任内地红会的争执,一些人总爱把自己看做“道德的化身”,将对方指作“伪善”。只是这样的辩论,对于救灾、对于生命,又有何益? 当今社会,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博客、微博、微信等个人信息端的普及,也标志着无数个舆论交互平台的诞生,这就是“个人媒体”时代,也因此,以往对舆论道德的约束,自然也要扩展至广大网民。就此而言,坊间热议的一些争论,放在此刻来看,的确不合时宜。就拿此次救灾中备受关注的中国大陆红十字会为例,短短3天,就被网民拉入4宗舆论漩涡。一是说台湾地区红会要进入灾区,需向大陆红会掏500万元人民币“买路”,双方随即证实是“假消息”;二是红会称赴灾区“考察”,网民齐轰后改为“评估”;三是网民称灾区一名红会官员戴名表,后证实,当事人是一名记者;四是网民质疑李连杰“壹基金”仍属红会管理,同样被证为伪。 当公众及救援组织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这些“捕风捉影”质疑、辟谣、反辟谣中,真正应当被关注的事情,往往会被忽视。灾难不应成为茶余饭后闲侃、找乐子的载体,更不应成为某些人寻求“存在感”、党同伐异的舆论战场。对于这些打着道德旗号却消费灾难信息的人,笔者只能奉上一句,请消停些吧! 笔者希望,无论是公众还是媒体,都要警醒自身不要以围观热点的心态来看待地震,不要把救灾当成一时的热点、几天的新闻,而应该持续关注地震造成的伤害,持续对受灾的人给予帮助,持续关注地震所暴露出的种种问题。 时事热点变换的节奏,是以小时和天来计算的,而灾区重建的节奏,则缓慢和漫长得多,需要耐心,需要制度化的援助和更深层次的关怀,需要细致地关怀每一个人——受重创的家园、遇难的家人,还有留下伤痕的精神和心灵。对雅安的关注不能被时事热点的浮躁节奏牵着鼻子走。 时事热点中的救灾和关怀,很多时候也只是浅层的热闹,它有的是扎堆的热情、全民的动员、四面八方的人海、抽象数字的滚动、热烈的煽情、席卷一切的信息爆炸,爱如潮水般涌来又如潮水般退去。人群散去,热闹没了,并不是救灾的结束,相反,那时候灾区可能才开始真正的援助。外面的人争相涌来救灾时,受灾的人也许会有一种精神支撑;可都争着散去而回归常态时,他们更会感到一种巨大的落差和难熬的孤单。 考验一个社会在救灾上成熟度的,可能正是热点过后的沉寂。此时的灾后重建,需要更深切的关怀。雅安遭遇地震,对外面的人可能只是一条“突发新闻”,对雅安人是灭顶的灾难。灾难需要社会持续关注和关怀,需要迸发的热情更需要守望的耐心。热点下的舆论场,很多人可能都是被爆炸性信息推着去关注,热闹过后,才真正考验着我们对灾难的痛感和对人的关怀。 相比前几天,有关灾区的新闻开始逐渐淡化,前方的记者开始逐渐撤回,新闻开始回归常态,这是新闻和传播规律。初期的过度反应后,微博上的讨论也在降温。头条新闻终会换成其他,可雅安人的地震伤痛并没有减少,善后和重建才刚刚开始,我们不能随着热点的消逝而慢慢淡忘雅安。当热点冷却热情散去时,对灾难的悲悯和救助不应弱化,雅安需要一个恒定的关怀温度。 多难如何兴邦 据新华社报道,4月23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进一步全面部署四川芦山抗震救灾工作。会议强调,“多难兴邦”,“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越是在困难的情况下,越是要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同舟共济的凝聚力,越是要鼓起越艰险越向前的精气神,鼓舞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语自《诗经·大雅·文王》。有学者指出,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几千年来一直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巨大的统一性和持久的延续性,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难以完全避免的自然和人为灾难具有比较正确的态度。 中华民族是个多灾多难的民族。由于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自然少不了。与此同时,各种人为的灾祸也从来没有断绝过,很多时候甚至为害比自然灾害更大。比如战争,有学者估算,中国进入文明史以来发生过四五千次之多,占世界历史上战争总数的1/3左右,平均差不多每年一次。有的战争,一场就死亡数十万人,比如公元前262年的秦赵长平之战。 或许正是在这样多灾多难的背景下,古人才形成了“多难兴邦”的观点:“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左传·昭公四年》)“无难失守者,忽万机之重而忘忧畏也;多难兴邦者,涉庶事之艰而知敕慎也。”(陆贽《论叙迁幸之由状》)“且夫古之人,沮抑志奋,困阨学成。或内宁而启乱,或多难以兴邦。”(唐甄《潜书·思愤》)。换句话来说就是:即使灾难很多,但是只要不屈不挠,应对得当,灾难就不会彻底打垮一个共同体,甚至未必不能成为激发共同体跨越灾难、挫而愈勇、挫而愈强的契机;相反,如果安逸无忧,就容易轻忽怠惰,逐渐失去活力和生机,甚至骄奢淫逸,自肇祸端。 与这种“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的共同体灾难观相联系的,还有因难发愤的个体灾难观:“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贫贱忧戚,庸玉女(汝)于成也。”(张载《西铭》,意思是贫贱忧戚是用来像琢玉那样磨练你,使你成功的)这种共同体和个体的灾难观,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假如灾难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最关键的确实就是对待灾难的态度。悲观畏惧、消极无为只会沉沦下去;只有刚强自奋,吸取教训,在灾难的废墟上挺身再起,才有可能重获生机,甚至更加强大。而灾难又确实是任何共同体和个体都不可能完全避免的,所以关键是勇于面对灾难的挑战,善于从灾难中吸取教训,在不断的试错中前进。 无论是个体的因难发愤,还是共同体的“多难兴邦”,前提都是对灾难教训的深刻吸取。如果侥幸在灾难中挺过来了,却好了伤疤、甚至伤疤都还没好就忘了痛,仍然不增强危机意识,不早做应对准备,不改正错误的生产生活方式,那么被灾难彻底击垮毁灭就是早晚的事了。 最重要的,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对遭受灾难的每一个个体而言,他们的苦难和不幸都是具体和绝对的。他们的苦难和不幸不是任何其他人或任何共同体换取经验和幸福的理所应当的代价,更不是任何虚无缥缈的宏大叙事的垫脚石。人类可以给予这些苦难和不幸的,除了尽最大可能的同情和救助外,不允许另有其他的任何轻忽、蔑视和践踏。我们要大力宣传弘扬多难兴邦的精神,但同时也不应忽视灾难给具体的受灾者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不幸,尽我们所能地给予他们同情和帮助。 ●结 语 大爱无疆,这份爱是灾难残忍的馈赠。但面对灾难肆虐,我们有着全民共振的激昂伟岸,因为我们相信,中国人的心灵和这个历经磨难的国家,带着这个礼物这份爱,必将又一次悄然新生!
|
|
0
• 固定链接
|
|
Powered by
Jitbit Forum 7.3.5.0
© 2006-2011 Jitbit Software公司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