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最近的话题
最近的帖子
搜索
faq
记得我
注册
|
忘记密码
论坛首页
»
餐饮娱乐
»
武夷山:山谷中的茶饮人家
烹调的艺术,民以食为天。
|
5/1/2013
青花瓷
Posts:
446
武夷山:山谷中的茶饮人家
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作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的武夷山不仅山水钟灵、人文荟萃,茶文化也博大精深、独树一帜,在中华茶文化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
这里种茶的历史可追溯到汉代,到了宋朝武夷山岩茶已进贡皇帝,元代便成为皇家的御用茶园。在这里家家种茶,人人品茶,处处卖茶,来到武夷山,空气里都似乎飘散着茶香。武夷岩茶驰名天下,最著名的当然是大红袍,有茶中之王之美誉。我们在武夷山只呆了短短不到两天的时间,吃了两餐饭,却喝了三次功夫茶。学到了不少关于茶的知识。按照惯例,咱们还是先吃饭后喝茶。
来到武夷,远山近岭都种满了茶树
星村镇的大饼肉包
由于飞机晚点,当朱师傅接着我们,送入酒店,办好入住手续后已经接近午时。我们坐上朱师傅的小车,向龙川大峡谷进发,急忙中竟然忘记午饭这一茬。不知是谁的肚子咕咕叫了一声,这才想起该吃饭了。好在去龙川要从星村小镇穿过,看见街边卖包子的小摊,提了几盒刚出锅的热包子,和刚出炉的大饼上路了。可能是因为饿了
LG说这是他所吃的最好的肉包子,我却不以为然,包子是不错,但还不至于如此评价。但大饼就不一样了,薄薄的大饼了包有少许的肉馅和梅干菜,并带一点微辣,真的很好吃。连朱师傅都说,当地人都喜欢这种大饼,下班拎几个回家,给孩子们当点心。大饼得到所有人的赞赏,第二天我们离开武夷山之前,特地绕道星村,买了一大包包子和大饼带到火车上作为晚餐。没吃完的带回武汉,弟媳也连声称赞大饼好。只可惜去了两次都忘记拍照,美味只能留在记忆中了。
老街上的小餐馆
游完龙川与青龙,我们回到度假村。路上与朱师傅聊天,打听哪里有好餐馆,最好是当地人爱去的,而不是宰游客的地方。朱师傅指给我们老街,当地人爱去。其实在度假村哪有什么当地人的餐馆,都是做游客的生意,只不过老街上相对好一点。我们来到老街,只见街两旁一家接一家都是餐馆,每家门口都站着人招揽顾客。我们挑中了一家,老板是个慈眉善目的老人,一副老实本分的样子,老板娘则是精明能干,大声的招呼我们:我们店里凉快,空调足。见我们进来,老板娘拿着菜单过来,问我们是否想吃野鸡,并强调现吃现杀。看着这么可爱的野鸡,谁会忍心将它吃掉。老板娘又推荐了当地九曲的溪鱼和百菇烩。啤酒和饮料自己取,饭后按瓶子算钱。他家的空调还真是算足,啤酒也很凉,不象在西安,柜台后拿出来就算是冰镇。我去拿啤酒时,看到一首题为《本店概不赊帐》有
趣的打油诗,诗曰:“你要赊账我困难,我去要账你心烦,你要若是不赊账,我不困难你不烦”。哈哈,看样子这里还真是当地人常来的地方。虽然老板看上去人不错,但厨师做饭的手艺并不怎样,加上我心里惦记着晚上的印象大红袍不要迟到,一餐饭吃得没什么滋味。
这么可爱的野鸡,谁人能忍心将它杀掉
百菇烩,山里十几种野生菇混在一起,但我也没吃出特别的鲜味
炒野菜
清蒸溪鱼,还可以但小刺太多
老鸭汤,等了半天才上桌,味道真的不咋样
山谷中的茶饮人家
第二天上午的武夷山生态漂流可是个强体力运动,大家都有点饿,朱师傅带着我们来到山脚下的一个农家小院,并告诉我们这里有最新鲜的山珍
和别处吃不到的野味。幽静的山里,一座农家院半藏在树林后,四周并无其他人家。真可谓酒香不怕巷子深,由于厨艺好,食材新鲜,城里人、山里人都喜爱寻到这里品尝野味。
这是一个夫妻经营的农家餐馆,餐桌放在院子中,一进门,老板娘就迎了过来,领着我们点菜。这里点菜不是看菜单而是看实物:只见冰柜里摆放着各种野味:獐子肉、鹿肉、野鸡、野鸭、蟒蛇肉,甚至还有穿山甲;篮子里放着各种刚摘下的蔬菜、野菜和菌类;池子里养着几条鱼。老板娘使劲推荐鱼¥
80/斤,我们告诉她昨天刚吃过,而且价钱便宜很多,仅十几元一斤。老板娘告诉我们昨天吃的只是普通的九曲溪鱼,而她的鱼仅产于九曲上游,尽管它们看上去很相像,味道却两样。区别的方法是鱼眼睛是红色的,并捞起一条给我们看。我们看了半天半信半疑、似信非信,隐隐觉得眼睛似乎有点红。然而鱼上桌后吃一口,味道全出来了:果然不一样,鱼肉异常鲜嫩肥美,且无刺,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
隐身山间的农家饭庄
十来张餐桌放在院子里,打理得也还干干净净
老板娘秀给我们各种山珍野味
小姑子赶紧到池里捞鱼
看了半天也没看出有什么不同
酸笋烧肉
武夷山特产
粉丝炒菇 武夷山的特产粉丝,筋道入味,看上去不起眼却非常好吃,朱师傅推荐给我们
红烧野山鸡 这次不是活的,我们点了一个,味道果然不一般
大蒜炒獐子肉,口感脆脆,有点象炒鸡胗,非常好吃
野菜香干 也还不错
清蒸
黑鳜鱼 名不虚传
木桶饭,盛饭的大木桶放在饭厅里,客人自己吃多少添多少。看见大桶饭想起小时学农劳动时的大锅饭
吃完饭后,老板娘邀请我们品茶,我们跟随她来到大厅的茶桌前,静静地看着她开始茶前的准备。老板娘是个美丽、能干的的闽北妇女,和丈夫一起打点着小店。夏季生意繁忙时,公婆和小姑过来帮帮忙,冬天淡季,便带着孩子去城里住上几天。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有滋有味。由于人缘好、心眼活,她经常可拿到别人拿不到的俏货。比如我们今天吃的鱼,仅生长在九曲上游,属于禁钓种类,只有本地人才能限量打捞几条。每当农民有了鱼总是第一时间给她送来。同样,那些獐子、野鸡等各种野味也是农民从山里打猎送过来的。老板娘一边跟我们聊天,一边精心准备着工夫茶。茶叶是自家种,并高价请师傅来制作的。在武夷,家家户户都种茶,制茶。我们饶有兴趣的看着老板娘泡茶,只见她首先将茶杯用开水加热,然后,洗茶,泡茶,奉茶一气呵成。接过老板娘砌好的茶,轻轻抿一口,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清鲜甘爽、沁人心脾。老板娘不停地砌着不同品种的茶,一边让我们品尝,一边给我们讲解。
这是一座典型的闽北民宅,一家人的吃住、生意都在这里:大厅里品茶、谈生意,厢房为住房,后院则是餐馆,好一个自给自足的农庄餐厅
美丽的老板娘施展着她的茶艺
老板娘可爱的儿子
武夷岩茶为乌龙茶类,属半发酵的青茶。绿叶红镶边,形态艳丽;深橙黄亮,汤色如玛瑙;岩韵醇厚,花香怡人;清鲜甘爽回味悠悠。它既有红茶的甘醇,又有绿茶的清香。
岩茶之冠当数大红袍,
是“活、甘、清、香”齐备的茶中珍品。
大红袍当然不是来自景区
九龙窠陡峭绝壁
上的大红袍茶树所产,那三棵千年古茶树每年产茶不过斤余,过去是进贡皇帝的,现在不知谁能有幸喝到它。现在所说的大红袍茶是将大红袍母树通过嫁接而培育出来的。关于大红袍茶树,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古时,有一穷秀才上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时,病倒在路上,幸被天心庙老方丈看见,取九龙窠绝壁上茶树的茶叶,泡了一碗茶给他喝,结果病给治好了。后来秀才金榜题名,中了状元
,回到天心庙感恩,老和尚说应该谢的是岩石上的茶树,于是状元将身上的大红袍脱下披在茶树上。状元道别和尚回京,临行前和尚送给他一包茶叶。回京后正遇到皇后生病,状元献上茶叶,皇后饮后立即痊愈,皇帝大喜,亲自拜祭和加封茶树,从此茶树便有了大红袍这个名字,并名扬天下。
金骏眉则是另一种名贵茶,是现代精加工的产品。金骏眉为
武夷山正山小种红茶中的一种,全部采用茶叶芽尖制作而成,产量极低,
6至8万颗芽尖方能制成一斤金骏眉茶,因而价钱非常昂贵。金骏眉外型细小而紧秀,颜色为金、黄、黑相间,细看茶叶外部有金黄色的的绒毛(芽尖绒毛);泡开后,叶底舒展,芽尖鲜活,秀挺亮丽;茶汤色泽金黄。啜一口入喉,润滑如蜜,甘甜感顿生,回劲持久.似果如蜜。金骏眉连泡12次,口感仍然饱满不衰。采自芽尖的金骏眉,实在稀少难得昂贵,从而引出了银骏眉,相对于金骏眉低一等,由一芽一叶制成,成本相对较低但同样茶香味甘,较能符合市场需求。
老板娘给我们砌上各种绝品佳茗
大红袍色泽金黄
金骏眉芽尖制成、细如发丝,大红袍绿叶红边、形态秀丽
茶艺用具,热水浇上,热气环绕,用于保温整个茶盘中的茶具。知足者长乐,我们的主人正是这样永远的快乐
我们倾听着老板娘讲述茶叶的故事,一一品尝着各种顶级的茶叶。果然金骏眉入口奇香、舌底回甘、喉韵悠长、回味无穷;大红袍则是劲道十足、齿颊留香、喉底回甘、沁人心脾。同是香,香则不同;同是甘,甘甜有异。前者是花香、果香的混合型香,后者是兼有绿茶、红茶之茶型清香。当然老板娘的目的是希望我们买她的茶叶,我也非常喜爱,无奈我家茶叶已经泛滥,行李箱中还装着三袋厦门朋友赠送的铁观音,实在是不能买了。老板娘并不在意,只说道不买茶叶不要紧,聊聊天交个朋友就好。如此朴实、通情的老板娘还真是少见。告别了老板娘,我们踏上归途,唇齿之间还残留着金骏眉、大红袍的余香,武夷山下的茶饮人家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印象大红袍
说起饮茶文化不能不提到《印象大红袍》,它是张艺谋继《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等后推出的第五个印象系列作品。《印象大红袍》借茶说山水,谈文化,讲故事,聊生活,
突出“和谐”二字。它以美丽的大王峰、崇阳溪为舞台背景,以绚丽灿烂的灯光效果,
360o的旋转观众席,
“矩阵式”实景电影手法,以及演员现场敬茶等诸多的创新,为观众献上一台茶的艺术盛宴。在美丽景观环境中,我们感悟茶史,欣赏茶艺,品评茶香,充分领略武夷山作为“茶之乡、茶之祖、茶之缘、茶之韵”的魅力
。
一座精巧的茶馆在灯光的映照下出现在观众眼前
《
印象大红袍》借茶说山水,谈文化,讲故事
舞台上的实景竹子
演出接近尾声,演员们递上一杯中国
“
茶王
”
大红袍,让观者一品芳茗
深呼吸:茶香、草香、野花香,香茗新茶、沁人心脾;舌尖尝:鱼鲜、菇鲜、野味鲜,鲜果野禽、美味佳肴;驻足听:水声、歌声、鸟鸣声,声声切切,绕山环川;放眼望:山青、水清、人更亲,青山碧水、人间仙境!武夷山,我们在这里度过了快乐难忘的两天!
0
•
固定链接
|
论坛首页
»
餐饮娱乐
»
武夷山:山谷中的茶饮人家
share a link to this post
close
Powered by
Jitbit Forum
7.3.5.0
© 2006-2011 Jitbit Software公司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