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最近的话题 最近的帖子 搜索 faq  


注册 | 忘记密码   open id
Messages in this topic - RSS

论坛首页 » 今日谈 » 逼加多宝再捐1亿是道德绑架

今日谈
|
4/22/2013

quyongmail
quyongmail
Administrator
Posts: 13134


逼加多宝再捐1亿是道德绑架 雅安地震后,加多宝凉茶发微博说:“我们焦急的关注着地震灾区情况,在得知灾区严重缺水后,紧急调集第一批救灾物质 1000箱加多宝凉茶与1000箱昆仑山矿泉水奔赴灾区。”有很多网友在下面转发并留言,催促加多宝再捐1亿。还有不少网友对各企业的捐款进行排行,对捐 钱少的企业表示质疑。钱多、盈利多的企业该多捐钱吗…【详细】

有钱的企业、暴利企业就该多捐?
娱乐圈明星捐款赈灾筹款1307.6万
有钱的企业不捐款,也不意味着社会责任感差 雅安地震后,阿里巴巴、腾讯、百度、360等各大互联网公司纷纷宣布向地震灾区支援捐款和组织捐款活动,之后中国银行、奔驰、龙湖地产、三星等企业也纷纷捐款。而很多网友开始寻找这些公司之外哪些企业没捐,然后开始质疑其社会责任感。
那么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明确的一点就是,除了要考虑股东和职工的利益,还要关注公司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世界经济 论坛认为,作为企业公民的最重要的社会责任就是好的公司治理和道德标准。企业社会责任包括:企业遵纪守法,不偷税漏税等,这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底线;企业对 股东的责任是能够带来回报;对顾客的责任,是不能提供危害购买权益的产品,如不能添加苏丹红、三聚氰胺等;对其他利益相关者负责,如政府、社区等,对灾区 支援便属于这一方面的内容。
由此可以看出,捐款并不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唯一标准或者表现。衡量一个企业是否有社会责任,应该从多维度展开。一个 提供了假的产品甚至给顾客带来生命危险的产品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这样的企业即使是捐款过亿也不能说它是履行社会责任的。(资料来源于《企业社会责任的 标准是什么—万科赈灾捐款行为带给我们的反思》)
有钱的企业捐钱少,也并非“为富不仁” 08年加多宝因捐款1亿元而一夜成名,而此次因只捐物没捐款受质疑,捐款的数额成了慈善的评判标准。汶川地震之后各种 贩灾捐款排行榜,人们也曾讨论对捐多少才算合理,甚至推出了“铁公鸡”排行榜。2008年5月20日南充市麦当劳甚至被人群冲击,围攻者声讨麦当劳赈灾捐 款太少。
虽然捐款的多少是最直观反应企业的慈善,但用捐钱数量来评价一个企业慈善的质量,无疑很偏颇。企业无论捐多少,是企业 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单纯的善心应无关数额多少,捐一元和捐更多的人在道德的天平上应该是相等的。捐多少没有标准,也不该有标准。如果用金钱的数量来衡量善 心,那跟富裕的人相比,穷人岂不是没有善心?如果有的企业没捐钱,却直接跑去灾区参加救援,那是不是也是“为富不仁”?【详细】
民意逼企业捐款是种道德暴力
川震时王石公司捐款200万遭批后再捐1亿
捐款是企业自由,企业有权为自身利益定捐款数额 2008年万科就曾因捐款少而被批。当时有不少舆论和网民认为“垄断国企、有钱的企业、暴利企业就该多捐,比别人少了 就‘不合适’!万科那么有名、又是地产老大,才捐200万,跟他的行业利润水平、行业地位极不相称太失望了!万科在我心中的形象大减!”“200万不足以 成万科负担,万科应至少‘担负’1000万”。迫于舆论压力,王石在灾区为“捐款门”事件公开道歉,万科公司也随即捐助1亿元重建灾区。【详细】
一个企业捐钱与否是其自由,企业会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捐款的数量。而且企业最重要的是要为自己的员工负责,对捐款有详细 的计划才是对员工负责、对企业负责的表现。当时王石表示万科股东大会授予董事会2008年度的慈善预算是1000万,年初湖南雪灾时,已捐了800万,只 剩200万。显然,万科捐出200万恰恰反映了其公司治理的规范。而中国的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在大灾大难来临时,反应迅速,捐资巨大,固然可嘉可敬, 但我们也有理由怀疑,对于其中的很多股份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来说,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是否召开了临时股东大会?巨额捐款是否得到了股东大会的许可?如果 没有,则这种行为显然是侵害投资者利益之举,是违反公司治理原则的。【详细】
民意逼捐是利用道德优势“劫富济贫” 很多人认为企业是暴发户,是“奸商”,有“原罪”,捐钱就是赎罪。捐赠本是一种自愿行为,现今却变成了对企业家的道德 拷问:“你捐还是不捐,你不捐你是坏蛋,你捐是应该的。”中国企业都有“原罪”?这种说法并不适合,不应该把凭勤劳、凭努力经营的人和靠权力暴发的人混为 一谈。出现一个贪污犯、黑庄,不意味着凡是民营企业家就是这样的。而且即便违法也应该由法律处罚,民众没有权力利用“道德优势”劫富济贫。
这种道德绑架的强捐,只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企业家拒绝捐款,可能经过放大效应后,被一些人误认为企业家是伪道德, 过去热衷于慈善事业的行为都是虚假的,是为了赚取虚名,骗取公众信任,让企业家背负沉重的道德负担和社会骂名。另一种情况是,企业家来者不拒,对于强捐立 刻就范,导致更多的公众要求强捐,最终超出企业家的能力范围,结果企业家和企业保住了道德美名,却荒废了企业发展,得不偿失,不利于企业可持续的参与慈善 事业,这种慈善行为无疑是杀鸡取卵。【详细】
私有财产不受尊重,道德暴力难止
“逼捐”是一种道德绑架
侵犯他人私有财产,为何常打着“道德”的旗号 利用道德暴力逼捐,除了是针对企业的,也包括对名人明星的。2011年曾有一对夫妻在陈光标公司大门口长跪不起,陈光 标看了他们孩子的病历之后,给了他们七千块钱。可这对夫妇称这些钱远不够救孩子的,希望能多给点,把50万元的手术费一次性给解决。这种强制索捐、而且嫌 弃陈光标捐助的资金太少的行为,实质上是道德绑架,是要让陈光标与中国首善这项道德头衔绑架在一起,逼迫陈光标捐款。
民众利用道德绑架普通百姓的逼捐更是常见。08年汶川地震后,一张由神舟电脑董事长吴海军的“手谕”字条成为中国各大 论坛的热点话题。字条上指责公司有1%的对捐款不积极的员工是“冷血”和“人渣”,让这些人从公司“滚蛋”。以简单粗暴的黑白思维方式,以捐款与否和捐款 多少为标准,将人分为善恶两类。
除了民间的逼捐外,政府、公共部门的逼捐也是常态,百姓常被被绑架劝捐,强捐事件不断发生。一些政府部门把慈善作为强制动员社会资源的渠道,2010年湖南部分地区直接从教师工资里扣除“善款”的举动,是个典型例证。这忽视了慈善的本源,即公民的志愿治理。【详细】
私人财富得到尊重,才能产生真正的慈善 百姓逼企业、个人捐款,是利用道德暴力;而政府部门,则是利用公权力+道德暴力。究其本质,都是对私有财产的不尊重。 企业、富人和百姓的钱是完全属于他们自己的,在集体危难的时候他们没有义务倾囊相赠。他们的私有财产,怎么处理别人无权干涉。如果他们愿意捐赠,应该赞 赏,不捐赠也是人家的权利。否则人人的私有财产都有可能被侵犯,成为受害者。
私有财产权,不仅受宪法和物权法的保护,也是公民社会得以正常运转的基石。十七世纪的英国政治哲学家洛克指出,财产是 一个人的延伸,人们联合成为国家和置于政府之下的重大的和主要的目的,是保护他们的财产。十八世纪的德国思想家康德曾言,确认财产权是划定一个保护我们免 于压迫的私人领域的第一步。尊重每个人的私有财产,不仅仅是官方的责任,更是每个民众都该有的意识。每个人的私有财产都受到保护时,人们才能更有效地利用 财富做慈善。如果自己的钱总被官方、民意绑架,人们会变得更吝啬,更难形成健康的慈善。【详细】
结语 借用一句网络流行语“别人帮你是情份,不帮你是本份”,面对灾难我们乐见企业、名人、民众捐款,但别用道德绑架强捐…
0 固定链接
|

论坛首页 » 今日谈 » 逼加多宝再捐1亿是道德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