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5/2012
白杨 Posts: 4591
|
2010年在重庆启动的公租房规划与户籍制度改革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成为重庆吸引沿海产业转移的重要手段,也极大提高重庆的产业竞争力。两项举措相辅相成,被称为“重庆模式”。 重庆是中国直辖市中经济最为落后的,然而自薄熙来主政以来,却以一种新颖的治理理念初步形成了全国瞩目的“重庆模式”。
所谓重庆模式,简而言之就是“(大规模)打黑反腐”、“建立公租房”、“官员下基层同吃住”(三进三同)、“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行业的犯罪行为”、“启动户籍制度改革”、“贫困学生提供免费营养餐”、“绿化重庆”。可谓个个针对时弊:腐败、信仰缺失、官民脱节、食品卫生、城乡差距、环境污染。用重庆官方的话语就是 “宜居、森林、畅通、健康、平安”五个重庆建设。虽然薄熙来创造的重庆模式仅仅不过数年,但却已经成果累累。为了全面的理解重庆模式,很有必要一一列出。 打黑:出动3万名警员,成立204个专案组,7000人参与打黑。抓获“涉黑涉恶”人员4781人,67名黑恶首犯和骨干被抓捕、12名厅官涉黑落马。最大“黑恶保护伞”文强被执行死刑。 建立公租房及民生:重庆不仅率先在全国建设公租房(已建1300万平方米),并计划3年建4000万平方米公租房,解决200多万人的住房问题。而且公租房面向三类群体:农民工、新生代大学生、家庭住房面积人均15平方米以下的城市原住民。公租房租金的基本定价原则是不超过中低收入群体家庭收入的1/6,每平方米每月租金10元左右,大于银行利息,可基本平衡银行贷款。用中组部部长李源朝的话就是“当年我们建设经济适用房,找地块儿,定图纸,忙忙碌碌, 问题困难很多。重庆地处西部,发展难度比东部地区大,却探索了一套科学合理的办法,在全国率先大规模建设公租房,看了之后的第一感觉是令人赞叹!”此外,重庆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0%以上用于民生,75%用于基层和区县;为一百三十万贫困学生提供免费营养餐。在这个背景下还发生了特警为民工讨薪和工头“黑保安”被依法惩处事件。关于民生,薄熙来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一是发展不能仅仅追求GDP、财政收入。重庆不是先发展经济,等有了钱再去改善民生,现在就把民生作为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和动力。二是经过实践发现,民生改善越多,百姓越受益,经济也越活跃、政府越有钱,经济越发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立竿见影。重庆和沿海地区不能走同一条路。沿海靠近大海,可以直接招商引资。重庆在内地,对外来企业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在于内地巨大市场及其未来消费前景。民生改善、百姓受益后,重庆的消费很快就成长起来。消费提振的同时,还改善了投资环境,引起了外商的兴趣。
户籍改革:率先启动户籍制度改革,重庆是中国唯一的省级行政单位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其第一阶段目标是,在2011年内,实现当地338万农村人口转户进城,目前已有180万农民进入城市,并在社会保障、医疗和子女就学等方面享受到了真正的城市待遇。 对于户籍制度改革给进城农民带来的实惠,市长黄奇帆曾形象的比喻:要让转户进城的农村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劳有所得、住有所居,穿上城市就业、社保、住房、教育、医疗的“五件衣服”。重庆户籍改革的成功,引发全国25个省市的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中国人民大学等15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赴重庆调研户籍改革。 三进三同:(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三进三同要求全市机关干部每年一周、新担任的领导和新招录的公务员在试用期一个月,到最艰苦、最边远、最基层的贫困村,入住贫困农民家,不得以任何形式增加农民负担。三进三同的背景是干部脱离群众,“严重影响党群关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基础”。实际情况是,农业税取消后,农村很难看到各级干部。其效果如何呢?一位和农村贫困大学生结对子的厅长曾坦言:当他得知这位学生连两元钱的公交车费都舍不得而一直待在校园从未出行时,极为震惊。九龙坡区委副书记潘平是最早一批“三进三同”的干部,他所去的村,连喝水都困难。给了他们这一批官员强烈的震撼。至少亲身体验百姓的困难而不是仅仅从汇报中抽象得知,是完全不同的。
食品医药安全:重庆启动打击食药品安全犯罪百日专项行动。警方集约包括刑侦、经侦、治安、网监等多警种在内的上万警力,主动出击食品药品安全犯罪,并表示,“像打黑除恶一样打好食品药品犯罪专项攻坚战!” 首次集中清查行动就检查生产经营场所627个,刑拘7人,处罚16人,掌握违法犯罪线索917条。6月1日,重庆市将在全国率先出台并实施《重庆市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如此雷厉风行和主动出击,在全国是唯一的一个。 绿化:一年种了十年的树,而且还要以这种速度再种十年。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治山治水,把容易流失的泥沙抓住,保护好我们的母亲河长江。也难怪两岸会谈在重庆举行时,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有如下发言:赞扬重庆“大改革,大绿化”卓有成效,指出重庆去年投入人民币137亿元种树,种树量超过过去10年纪录,“很多人说薄书记很绿”。(近3年,台湾企业在大陆的投资中,约有40%-50%在重庆。这也是为什么两岸会谈选在重庆举行的原因) 经济发展:自打黑以来,重庆的知名度和形象大为提升。全市生产总值增速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三,去年居全国第二,西部第一;人均生产总值超过4000美元,赶上了全国平均水平;地方财政收入5年翻两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了2.8倍。 实际利用外资、内资分别增长47.7%和74.2%。事实上,薄熙来到重庆以后,全市利用外资增速连续3年居全国第一,去年实际利用外资63亿美元,居中西部各省区第一位(需要指出的是,这三年恰逢西方深陷经济危机),还在境外投资50亿美元(全国500亿美元,中央为400亿美元,地方合计100亿美元)。2009年重庆进出口量达80亿美元,2010年增长50%多,达124亿美元,今年预计会增长100%以上,达250亿甚至300亿美元。
所以重庆模式引发轰动并得到下自百姓上至国家决策者以及海外的一致肯定和高度认可。中共高层吴邦国、习近平、李长春、贺国强等政治局常委都全面肯定重庆模式,李源潮则在考察重庆之后,认为重庆的改革为破解中国面临的难题提供新思路。颇具权威性的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在推出的“全球城市指数排名2010”中重点推介了重庆,它给予这座城市的点评是:“中国的明日乐园,长江上的芝加哥,代表了世界的未来。”同样权威的美国《时代周刊》、英国《金融时报》则把重庆评为亚洲最佳投资城市第7位。
重庆模式的意义 “重庆模式”;主要是加大保障房的建设,而放宽商品房的管制。只要老百姓都有房子住,商品屋价格该上涨就上涨,第一次在实际操作中实现了双轨制。另外,在保障房的分配上实行宽进严出。公租屋住满五年后,才可以购买下来,而且卖掉的话也只能用经适房价格卖给政府。郎咸平表示:我个人认为在目前的房地产形势下,只有重庆模式才能拯救中国房地产。如果推动重庆模式,将会使我国房地产市场逐渐稳定,我们的股票市场也将慢慢水涨船高。
|
|
0
• 固定链接
|
|
Powered by
Jitbit Forum 7.3.5.0
© 2006-2011 Jitbit Software公司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