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7/2014
quyongmail Administrator Posts: 13134
|
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大脑在放空状态下是什么都不做的。但是,华盛顿圣路易斯大学的神经学家马库斯?雷切尔(Marcus Raichle)和他的同事们却发现,大脑在放空状态下也是在不停运动的。
他们观察了134个测试者的脑成像结果,发现无论进行何种实验,大脑中的某些区域在任务开始之后就不那么活跃了。
换句话说,这些任务开始后不活跃的脑区域只有在走神时是最活跃的,这就是大脑的默认网络机制。
参与到大脑默认网络机制的脑区域包括内侧前额叶,扣带回后部等等。抛开这些颇具学术色彩的词汇不谈,触发这个机制可是有条件的。
首先身体得是在相对安静的状态,即使是活动也不剧烈;其次这个状态要能够持续一定的时间,能让人有时间进行一连串的思想,但又不至于长到让人厌烦。想想看,洗澡、浇花、听领导讲话等等,都满足这些条件。
科学家们做实验的时候,也是从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里挑选了几段让受试者阅读,结果大约十分钟后他们大脑里的默认网络都活跃了起来,就是说,嗯,他们全都走神了。
壹读君很想问这群科学家,托尔斯泰老人家得罪你们了吗?不要忘了人家可是战斗民族的人。
话说回来,雷切尔认为,大脑放空时,默认网络机制就会处理海马体提供的短期记忆,以便对未来的行为提供参考。这时,我们自以为已经忘记的记忆就会重新冒出来,之前全神贯注思考的问题一直被束缚在几个有限的想法里,但默认网络开始处理短期记忆则会解放出许多新思想,于是就有“灵光一现”的可能。
2009年,由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神经学家卡琳娜?克里斯多夫(Kalina Christoff)等人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走神时不仅有默认网络的参与,执行网络也会参与其中。
执行网络是负责解决高度复杂的问题的大脑机制,一般认为这两个机制是此消彼长的,但走神会把这两个机制融合在一起,从而为生发灵感、解决难题提供了好机会。
如何抓住灵感 神游有可能产生灵感,但是它太飘忽无常,一眨眼就会忘得精光。这是因为大脑的遗忘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我们的大脑是以每神经元每秒钟1比特的速度遗忘信息,走神时默认网络处理信息的速度也很快,这种持续的信息传递消耗的能量几乎是大脑有意识做出反应时消耗能量的20倍,耗氧量也远远高于大脑有意识时的活动。这么高速的信息处理,遗忘也很正常。
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的乔纳森?斯科勒(Jonathan Schooler)研究发现,走神也分两种情况。
上文说到的顺带插了莎翁一刀的实验就是他主持的,他让受试者们在走神的时候按一个按钮。结果发现,一部分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走神,需要经过别人提醒才知道自己刚才走神了;另一部分人则可以完全凭自己的意识察觉出自己在走神,他们都能自己按下按钮。
斯科勒的数据表明,对那些走神而不自知的人来说,他们的创造力并没有获得多大的提高。但默认网络和执行网络的活动恰恰是在不自知的走神状态下活动得最激烈。
当你好不容易脑中留下了一些残存的印象,提起笔想要记下来时又忘了个精光,这个现象怎么解释?
美国德雷塞尔大学的心理学家约翰?库尼奥斯(John Kounios)认为,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处理信息时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各种思想在无干扰的情况下是搅成一团的,一旦注意力集中在某个特殊的事物上,就会趋向直线运动。
所以,一旦拿起纸笔准备记录,大脑就会从神游中“苏醒”,默认网络活动减弱,本来就微弱的印象就更不容易记住了。这个悖论现在看来真是无解,不过也难怪,如果灵感真的一走神就会冒出来,还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上,那也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这么珍贵而有意义了。
不是有那么一句被滥用的话吗?天才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虽然爱迪生本人并没有明确表示过这两者谁更重要,但也足以证明灵感对人类来说是多么弥足珍贵的东西。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没办法抓住灵感。库尼奥斯认为,最重要的是找到一个自己适应的记录方法,放在眼睛看不见但可以随手拿到的地方,比如在浴室放一个防水簿,随身带一支录音笔等等,甚至在如厕的时候也可以带一个不显眼的小笔记本……你别笑,据说《牛三斤》这首歌,就是冯小刚导演在厕所里写出来的。
壹读君也决定准备一个笔记本处处不离身,请各位期待不久后壹读君的第一张专辑。
|
|
0
• 固定链接
|
|
Powered by
Jitbit Forum 7.3.5.0
© 2006-2011 Jitbit Software公司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