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2/2014
quyongmail Administrator Posts: 13134
|
20日是2015年国考报名的第6天,截至当日17时,报名通过审核人数已达43.7万,最热职位的竞争比已达到1302:1。(10月21日中新网) 随着反腐力度的加强,许多人认为“国考热”会减退。特别是在“八项规定”和“反四风”的背景下,公务员的“紧箍咒”越来越多,“当官不易”,“公务员不好做”的论调此起彼伏,“金饭碗”也看似不再吃香。但从今年的国考报考考生的热情来看,考生的国考热情丝毫未减。为何如此多关于公务员收入低的报道之后,仍旧有大批人马前赴后继的去争个头破血流? 从2001年的3万多人,到去年的152万人,每年一度的公务员考试,总是热火朝天。不管是国考、还是省考或者县考,排队者简直是挤破脑袋,想尽一切办法,走尽关系,为的是拿到一张进入公务员队伍的门票。究其根本,无不是公务员待遇高、有面子、超轻松、无压力、全福利、高保障、低支出等等说不尽的好处,如此无风险、低成本、高收入的职业谁他妈不喜欢? 许多公民热衷于国考,很大原因是求得人生的一个稳定生存,至于能否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是否是自己的爱好,已经不考虑了。比如说,收入再高的企业也难以解决北京户口,但是考上公务员可以在大城市落户,这样的“显性福利”对很多人的吸引力不小。再比如很多企业招聘的时候都要求有工作经验,但是公务员考试给没有经验的年轻人送上了一个“大礼包”——今年八成职位不卡工作年限,还有半数职位仅限招应届生。有了各种综合因素的作用,国考热不会因为反腐而显著降温,也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实。 但稳定到底是什么?原本年轻人的安全感应该来自于一个可以闯荡的社会空间,来自于挑战生活所能够博取的愉悦。尽管可能会遭遇失败,但青春是最大的资本,年轻构成了追逐理想、引发冲动的前提。但现在,年轻的女人们需要坐在宝马里才能得到相对更大的安全感,尽管她可能是在哭泣;年轻的男人们则依靠房子、车子来获得异性的青睐,从而实现社会层面的自我认同。潜力股被看做是虚幻的,声言自己的理想则被认为是不够成熟。年轻男人和年轻女人的安全感,不再交给抽象的理想、激情与未来,而是托付给了金钱、物质和现实。 在今天的社会,关于什么是“好的生活”的讨论结果,基本被定格在几个关键要素:公务员、房子、车子……于是,当了公务员的同学也学会横向比较了,他们较之还游走于各招聘会递简历的同学,闯过了千军万马打破脑袋拼抢的公考大关,已获安稳职业;较之回家啃老的没出息的同学,他们更成就感卓然;较之创业还没显效益甚至翻船呛水的同学,他们心有戚戚焉或暗自庆幸;但较之高工资高提成收入的外企啊,世界500强的入职同学啊,或者创业已当了大老板的同学,他们就会失落很多。 曾有句话说,“中国最聪明的人在官场”。自古以来,中国就有读书做官的传统,“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只要做上官一切都会有的。可以这样说,在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人才汇聚在官场。也正是由于这种严重的官文化使得中国历史上各朝代不重视自然科学,没有人愿意去从事科学研究,更没有科学实验精神,历史上的自然科学成就大多数是经验总结,没有诞生科学理论,最终导致“落后挨打”。今天的中国正在崛起,各行各业都需要最顶尖的人才,倘若优秀人才大部分都奔向官场,那么会导致其它行业人才不足,影响发展。 公务员,行使国家行政权利、执行国家公务者。从财富角度看,他们的工作本身并不创造财富,他们的收入是在分享别人创造的蛋糕。从世界各国角度看,分配别人蛋糕的职业,一般收入不会太高。很少有国家像我国这样,公务员考试如此火热,岗位竞争如此激烈,录用比例如此低下。正因如此,有人说不用看其他指标,看看周围的人都在排除购房,就知道房价偏低了;看看周围的人都在几袋几袋往家里搬米,就知道米价偏低了;看看黄牛党们纷纷应邀前来,便知道春节期间的火车票价偏低了。等等。同样道理,不用看具体的数据,仅仅看这么高的报考数量与岗位数量比例,就知道公务员的收入明显偏高了。 若干年之后,当80后、90后的这一代人回眸今天的自己,不知道会怀着怎样的心情。是对青春与激情的渐行渐远而感到无限遗憾,还是早已彻底习惯这样的情形,觉得稳定的生活才是真正价值所在。“国考热”既是一面镜子,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世相人心,又是一个深沉呼唤,呼唤加快公务员制度改革、机构改革以及加快改善市场环境,优化创业氛围,创造更大的社会空间,鼓励和容纳多元和创新人才群体。如果说有朝一日,当“国考”降温为一种普通的职业考试之时,那么一定也是制度的缺陷被修复。(文/风青杨 微信关注:qingyang7788)
|
|
0
• 固定链接
|
|
Powered by
Jitbit Forum 7.3.5.0
© 2006-2011 Jitbit Software公司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