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0/2014
quyongmail Administrator Posts: 13134
|
习近平本次访问欧洲四国,包括荷兰、比利时、德国和法国,就是没有访问英国。我在英国的大学工作,当然希望中国的最高领导人能够来到英国。习近平没有到这里来,肯定有他的安排和目的。本博文不想揣测,只是从直观的角度考虑为什么习近平上任的第二年,还没有踏入大不列颠的国土? 英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有其特殊性。首先,它是个岛国,也是一个曾经有过巨大辉煌的国家。一百年前,大英帝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和军事强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正式被美国完全超过,退居世界老二的地位。 一百年以后的今天,英国对世界的影响力依然巨大,只不过它已经没有昔日的辉煌。在欧盟,英国的地位也只能委屈第三,排在德国和法国的后面(见表一)。
表一 欧洲5国,中国和美国经济和人口实力比较(2012年)
|
| 国家
| 人口(亿)
| GDP($Tril)
| 人均GDP(美元)
| 增长率%
| 比利时
| 0.11
| 0.5
| 43486
| 1.0
| 法国
| 0.66
| 2.6
| 39711
| 0.0
| 德国
| 0.82
| 3.4
| 41544
| 1.3
| 英国
| 0.63
| 2.5
| 38571
| 2.7
| 中国
| 13.61
| 8.2
| 6047
| 7.7
| 美国
| 3.11
| 15.7
| 50434
| 2.6
| 2005年之前,英国还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排在美国、日本和德国之后, 中国之前。2005年,世界老四的地位被中国所替代。2008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加速中国追赶西方7大工业化国家的步伐。在2007年超过德国成为第三以后,于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到了2013年,中国的GDP总量突破9万亿美元,是英国经济总量的3点5倍强。英中人均GDP从2005年22倍的差别,8年以后,缩小成为6倍的差别。当今,中国一年所建造的高速公路总里程,是英国全国高速公路总长度的两倍以上。2013年,中国的汽车产量,是英国的10倍以上。 伴随着世界经济危机的欧债危机,使欧元区的5个国家陷入极度困境,包括希腊、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欧元区经济面临巨大挑战,在欧债危机极其严重的时刻,许多人开始怀疑欧元的地位,多数人认为希腊等一些国家,必将退出,抑或是整个欧元区彻底崩溃。欧元面对生死存亡的挑战,多少经济学家,多少英国人,为英国当初没有加入欧元区,而感到庆幸? 而然,在德国和法国的共同努力下,欧元区在2012年底,开始出现明显的转机。到了今天,欧元不仅存活下来了,连希腊等国家,也已经摆脱了灭顶之灾。正所谓,柳暗花明又一村。欧元区的韧性,欧洲经济走出复苏,跟德国无与伦比的制造能力有关,跟法国的务实经济政策有关,跟老牌的欧盟创始国,包括德法以外的比利时及荷兰有关。 也就是说,习近平选择访问荷、比、法、德,有其明显的目的。首先,是对欧元区的认可和信心。其次,是却逢中法建交50周年。还有,就是上述四国,能够给中国带来欧盟所能带来的最大商机和外部稳定的条件。换句话说,这四个国家,对中国的经济和外交,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这种作用,大大超过英国的体能。 中国外交,特别强调外部势力对中国价值观的认同,对中国崛起的认同,对容忍不同社会体系和文化的认同。 在欧洲,德法对中国的认同感比英国强。其它的小国,一般跟着德法的步伐,而不是英国的步伐。就中法的建交来说,也走在了英国之前。 在外交和意识形态方面,英国一直与美国保持比较近的距离,对中国的态度时好时坏,冷战的意识,非常难以磨灭。英国媒体和BBC的对华态度,虽然比20年前已经友好和理解了许多,但是,本质上,英国媒体和不少社会精英,还没有像德法那样,更为宽容和理解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 当意识形态与经济交往产生矛盾时,英国社会和媒体,往往更注重意识形态。其中所造成的误解,甚至是敌对的情绪,对两国的常态发展,非常不利。 就算在大学里,许多‘极右派’的所谓学者和‘中国专家’,并没有用全面的、客观的、动态的观点,去看待中国的进步和发展。这些人还是停留在30年前的那种态度,不断发表一些奇特的观点,并且受到媒体和许多人的认可。英国的BBC和媒体,很难放下架子来倾听对华有利的声音。对那些尖刻批评,甚至是打击的态度,却总是情有独钟。 要知道,如果意识形态出现问题,如果不是从共同进步的观点看问题,那么,两国人民的长远利益,必将受到影响。 卡梅伦和奥斯本去年访华,对促进中央两国的贸易、投资和人人交往,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可是,当达赖喇嘛到英国时,英国首相,总会置中国的严词而不顾。当谈及人权和民族问题的时候,政府和极右分子,都是‘当仁不让’。 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曾经在英国48集团的会议上给英国的商界领袖划了几道外交红线,他明确指出,每个国家都有其不可触及的底线。底线上面,什么批评的语言都能接受,击穿了底线,就没有正常的外交可谈了。 要加强中英关系,英国的政府和媒体,要善于理解中国政府的红线,否则,两国的关系就很难得到充分的发展。 习近平本次没有访问英国,不等于英国对中国不重要,而只能说,英国的国际地位,对中国来说,不是至关重要的,起码,没有德法两国重要。 为啥? 首先,英国所拥有的东西,中国基本上可以从德法两国得到。而英国对中国的依赖却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仅留学生,中国每年到英国留学的人数高达5万人,在英的留学生总量超过12万人。许多大学,离开了中国的留学生,就会出现大量的财政亏损。许多城市,离开了中国留学生,当地的经济必将受到重创。 随着中国对外投资的增加,英国已经非常渴望中国资本,也渴望中国的市场。这是一个小国和大国的竞争和合作,与30年前的情形,绝然相反。要充分利用中国崛起所能给英国带来的好处,英国政府、企业、大学和学者,必须认真重新考虑他们对中国的了解和态度,否则,更多的机会,就会被德法和其它欧盟国家所夺走。
|
|
0
• 固定链接
|
|
Powered by
Jitbit Forum 7.3.5.0
© 2006-2011 Jitbit Software公司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