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2014
老黄 Posts: 447
|
进口红酒之红酒消费现状
说到选择酒款就不得不对国内的进口红酒市场和消费习惯等情况有个大体的了解。讲到这里不得不赘述一下红酒的相关知识。粗略来说红酒按照酿造方法和历史长短分为新世界和旧世界。“旧世界”的酒是以欧洲为代表,特点是历史长、牌子硬,产量比较低。“新世界”的葡萄酒以美国、澳大利亚等为代表,历史并不很长,但是规模很大,进行大规模生产,价格相对较低。而酒的价格从几十元到几万元、几十万元都有。以法国著名酒庄pertus(柏图斯,柏翠)为例,该酒庄的葡萄园土壤由陨石形成,而陨石的矿物质的化学成分和疏松多孔的物理结构最合适培育质优的葡萄,因为该酒庄的正牌酒动辄上十万。如果朋友们家中藏有该牌红酒,可千万别让太太选中了做红酒浴啊。 而国内的红酒销售渠道中,没有对新旧世界的酒进行区分,普通消费者也没有清晰的概念。这就形成一个误区,消费者买酒的时候往往会提出这样一个疑问,同样年份的红酒,为什么法国的要比美国的贵上一倍?如果再谈到酒牌,仅仅在法国就有上万个酒庄,而每个酒庄有又数个品牌,光品牌就有几十万个,更让消费者头晕眼花找不着北。最后还有不同年份的差异,这涉及到对某产区某年葡萄生长情况的了解,更加复杂。而目前国内从业者的专业化程度明显不够,无法对消费者进行合理的解释和引导,这就形成了国内购买红酒的三个误区: 一、只瞧包装不看产地。消费者不管价格贵不贵,只看包装精美就买,因此市面上出现很多过度包装的红酒,如木盒装、皮盒装等花样繁多,甚至还装入了月饼大礼包。 二、只问价格,不管等级。卖酒的人往往只问顾客:“你需要多少钱的酒?”而不是介绍产地和等级等要素。所以造成在中国两种进口红酒最好卖,一种是价格便宜的,而另一种是价格最贵的。 三、买的不喝,喝的不买。喝进口红酒对中国人来讲还是个门面工程,大部分人不是因为喜欢而喝,而是觉得很时尚、很有品位。因此,用红酒来送礼是最好的选择,送礼者花钱不多拿得出手,而收礼者满心欢喜。 这三个误区是所有真正有志于进口红酒业的从业者的梦魇。试想,你的顾客连自己想要什么该要什么都不清楚,而且已经形成了错误的消费习惯,你如果向他提供优质的服务呢? 混乱的购买习惯源自于混乱的饮用习惯,这是咱们国家红酒文化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的标志,且不论在红酒里兑雪碧加冰块的饮用习惯了。不过我认为,真正的机会往往掩藏在混乱之中。如果将来有一两家企业能在国内进口红酒行业中脱颖而出,并最终走向成熟,那么他们的核心竞争力一定是服务。以我的法国的亲身经历为例,法国的红酒专卖店到处都是,不论你走进哪一家红酒店,告诉店员你想买酒,店员的第一个问题是,您准备配什么菜?我个人也认同品用红酒的精髓在于配菜。同样一款菜品,配用不同葡萄不同产区的红酒,会呈现不同的口味;而同样一款红酒,佐以不同的菜品,也会展现不同的风情。在红酒消费成熟的地区,家庭一般会根据自己常用的菜式尝试不同种类的红酒,知道挑选到完美搭配的一款。 讲个故事,06年因公出差法国,和我私交甚笃的一位参议员邀请我到他家里做客。他家庭装潢非常讲究,既有格调又营造富贵的感觉,连餐具也全是古典银器,所有的细节都堪称完美。那天晚宴他夫人特地准备了白松露和鱼籽,菜摆上来之后我更加期待的是,他究竟会开一瓶yquen(依甘)的贵腐甜呢还是类似Nuit saint georges(夜坡)这样勃艮第顶级酒?然后他打开的只是一瓶普普通通的laurent-perrier干白,在法国售价也就是30欧左右。看到我略为吃惊的表情,议员意识我对酒文化的理解出了偏差,他解释到,我们尝试过很多次,只有这款香槟酒才最适合我太太的手艺。那晚我仔细品尝,果然那瓶香槟酒多彩的果香和他夫人的烹调手艺搭配之下发挥得淋漓尽致,比我喝过的许多更为昂贵的干白表现出更加复杂的口感和更完美的平衡程度,我甚至感觉到了山楂花的香气。 经过这一次我对品酒有了更深的感悟,而事后和很多欧洲家庭的交往也验证了我的看法。我总结为,红酒品用并没有程式化格式化的标准和过程,其实这更多是一个强调个人体验的经历。每一家的菜品都不同,每个人的喜好不一样,那么究竟哪一款红酒适合那一个人,没有人可以事先得出结论。主席说得好,实践出真知。但专业的零售人员会帮助饮者缩小选择和范围以及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做个不恰当的比喻,好比金庸小说《笑傲江湖》里面的独孤九剑,从厚剑到树枝,最高境界是无招胜有招。 而如何让广大的消费者领域这一酒林真谛呢?我想这是所有从业者应该思考和努力的方向。不应该只归咎于消费者的不成熟,因为面对所有的新鲜事物时,消费者都是不成熟的。要一下子改变这个现状是不现实的。那么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尽可能细心和耐心的引导每一位顾客,这是每一位从业者都应该做和可以做到的。
下一篇:红酒行业之分级制度
|
|
0
• 固定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