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最近的话题
最近的帖子
搜索
faq
记得我
注册
|
忘记密码
论坛首页
»
今日谈
»
行侠仗义除暴安良 武林只是个传说?
今日谈
|
8/11/2013
白杨
Posts:
4591
江湖险恶,武林各派从来明争暗斗,正派与邪教永远势不两立,总是有绝世武功的奇女子喜欢手无缚鸡之力的弱书生。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江湖,然而,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真的有一个武林吗?
“武林”在中国是一个文化概念,是文学形象固化在人心的结果。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接触更多的是“武术”。“武术”在中国源远流长,从远古到今天,从来没有脱离人们的生活。
中华武术在夏商周时代已见端倪。商周时期青铜业发达,各种青铜武器出现,用于军中,除了弓箭外,还有戈、矛、戟、殳等长兵器。此后,随着生产力的进步,武术的工具逐渐发展,到宋朝,十八般武艺均已完备。图为1860年代,清朝一个手持剑的士兵。
武林和江湖,都是小说家为世人描述的另一个世界。在那个世界里,哪里有不公,哪里就有伸张正义的侠义之士;哪里有邪恶,哪里就有对抗邪恶的大英雄。武林之中,好汉比比皆是,毛贼也四处都有。在那个世界里,非黑即白,永远都是善与恶、忠与奸的对立,永远都是各派你死我活的争斗。武林,是一个成人的童话世界。在那个世界里,人们试图去解决现实社会中永远无法解决的问题。
游侠在中国武术史上是一个特殊群体,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在春秋战国时已经出现,主要表现为“以武犯禁”,讲究道义,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种理想人格模式。唐代也有尚武崇侠的社会风气。图为1902年4月,由上海寄往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明信片上比试剑术的中国人。
无论是中国武侠小说第一人平江不肖生,还是后来被广为推崇的金庸和古龙,他们在小说中都创作了大量深入人心的武侠形象,中国人的武侠情怀可以说是被这些小说家培养起来的。在所谓的江湖上,确实有一些练武之人。图中这位手持八卦大刀的人是岭南太极拳最早的传播者傅振嵩宗师。
现实社会,是武林的源头。武林中人,无论何门何派,都有独门绝技,都有自己的功夫,无论拳脚,还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都一招一式、有板有眼。这些技艺,在中国有一个独有的名字:武术。
太极拳讲究含蓄、内敛、以柔克刚。太极拳也分门派,其中杨氏太极拳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支,创始人就是近来因电影《太极》而广为人知的杨露禅。这张合影是太极拳历史上很重要的一张合影,第三排坐者右起第七至十位分别为吴鉴泉、孙禄堂和杨少侯、杨澄甫。后两位都是杨露禅的孙子。
洪拳,由元、明间陕西地方拳术红拳加上其他拳术演变而来,是清代洪门假托少林所传习的一种拳术。洪门由郑成功在台湾创立的“金台山”开始。最初在南中国发展组织,练习武术,宣传反清复明思想。洪拳的代表人物有洪熙官和黄飞鸿。图为两个洪拳弟子在练习武艺。
武林是虚的,而武术是实的。
咏春拳是中国拳术少林拳之南拳的一个分支,早年流行于广东、福建各地。叶问是”咏春拳“的集大成者。他出生于佛山,1950年代在香港发扬咏春拳,被誉为“一代宗师”。近年来诞生了不少以叶问为原型的影视作品,颇受欢迎。图为叶问(中)与众弟子合影。
清朝末年,中国屡遭外辱,政府无能,百姓总是被欺。民间出现了一批打抱不平的爱国者,他们中有杨露禅、霍元甲、叶问和黄飞鸿等,这些人在历史上都确有其人,只是武功没有影视剧中描写的那么夸张。图为1909年的霍元甲。
在原始社会,“人民少而禽兽众”,原始人不得不学会了擒拿之术。同时,人与人之间为了争夺食物也会发生格斗。这些出于本能的技术发展之后慢慢演变成了“武术”。
1910年,日本大力士来上海挑战霍元甲,霍元甲应战。日本人借为霍元甲治病之由,将其毒死。1910年9月,霍元甲病逝于上海精武会。上海精武会是霍元甲在农劲荪等人的支持下办下来的。有识之士希望武术能拯救国人的身体和灵魂。
清军中十分重视武技操练,提倡练武,武科考试课目为马箭、步箭、弓、刀、石,均为外场;以默写武经为内场。先考骑射,不合格者,不准参加笔试。 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内高手也有一定的史实所寻。图为1911年10月,陕西汉中,辛亥革命爆发前数天,正在进行操练的清廷士兵。
春秋战国时期,民间习武之风盛行,出现了一种“以武犯禁”的被称之为“侠”的特殊社会群体。尚武崇侠,同样是唐代的普遍风习。李白写了讴歌战国游侠的名篇《侠客行》,诗曰:“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民国政府上下都非常重视武术,将武术提高到国术的高度,设有中央国术馆和地方国术馆。民国军中也注重武术训练,图为30年代的中国军队进行武术训练。
0
•
固定链接
|
论坛首页
»
今日谈
»
行侠仗义除暴安良 武林只是个传说?
share a link to this post
close
Powered by
Jitbit Forum
7.3.5.0
© 2006-2011 Jitbit Software公司简介